定量式集中潤滑系統(tǒng)的選用和計算
定量式集中潤滑系統(tǒng)的選用和計算
1.設計步驟
確定潤滑點,計算各點需油量→確定系統(tǒng)的供油方式→確定分配器型號→確定潤滑泵→確定所需的管路附件及管接頭
2.計算和選用(參照使用表3-1和表3-2之表式)
序號NO. | 潤滑點名稱 | 計算數(shù)值 | 分配器定量計量件 | 供油次數(shù)(ml/h) | 實際得到油量(ml/h) | 分配器型號 | ||
需油量(ml/h) | 油量比值 | 排油規(guī)格 | 排油量(ml/次) | |||||
1 | ||||||||
2 | ||||||||
3 | ||||||||
4 | ||||||||
5 | ||||||||
合計?= | 合計Q1= |
表3-1
表3-2
潤滑泵型號 | 編號NO. | |||||||
公稱壓力 | MPa | 供油次數(shù)(次l/h) | 間歇時間: min | |||||
油箱容積 | L | 工作時間: S | ||||||
流 量 | 規(guī) 格 | ml/沖程(min) | 使用油質(zhì)牌號: | 最高油溫 | ℃ | 粘度 | cSt | |
每次供油量Qp | ml/h | 最低油溫 | ℃ | 粘度 | cSt |
2.1根據(jù)潤滑點分布位置把所有潤滑點分成若干組群,按同一組群的潤滑點填在一起的方法在表3-1中填上每一潤滑點名稱,并根據(jù)附錄一計算出各潤滑點的需油量。
2.2各潤滑點的需油量除以其中最小的需油量,即得出每一潤滑點的油量比值。
2.3根據(jù)實際使用情況確定供油方式并確定所要使用的分配器型式。
2.4根據(jù)油量比值欄中數(shù)值,將油量比值最大的潤滑點所應配的分配器定量計量件的排油規(guī)格選為最大;其余潤滑點依其油量比值與最大比值相比較按比例確定所應配的分配器定量計量件的排油規(guī)格,且應依照選大不選小的原則來確定。
2.5填上各潤滑點的相應排油量(ml/次)并合計出總排油量?(ml/次)。
2.6根據(jù)各分配器定量計量件的排油量(ml/次)并合計出總排油量?(ml/次)。
2.7各分配器定量計量件的排油量(ml/次)與系統(tǒng)的供油次數(shù)相乘得出各潤滑點的實際得到油量(ml / h ),并與計算值相比較對排油規(guī)格進行適當調(diào)整。
2.8合計所有潤滑點的實際總得到的油量Q1(ml / h )填入表3-1中。
2.9同一潤滑點組群應連接同一只分配器,所以根據(jù)各潤滑點所需的排油規(guī)格從而確定所有分配器的型號。
2.10根據(jù)油泵的每次供油量Qp≥?/10%的原則,用表3-2格式選用合適的潤滑油泵。
2.11根據(jù)油泵和分配器的型式及安裝位置確定系統(tǒng)附件;根據(jù)潤滑點的螺紋規(guī)格及空間范圍確定所應使用的管接頭。
3.有關說明
3.1按以上方法設計定量集中潤滑系統(tǒng),可滿足各潤滑點需油量要求,各潤滑點的實際得到油量與理論計算值偏差很小。
3.2在具體設計中,應以選擇潤滑泵的額定流量和分配器定量計量件的排油規(guī)格宜大不宜小為原則。
3.3一般情況下,系統(tǒng)主管路油管都采用外徑為?6的管子,而分油管采用外徑為?4的管子;如果油管固定不動的最好采用鋼性管。